圖:李家超昨日到西九文化區(qū)自由空間,出席“同為香港開新篇 青年創(chuàng)未來”活動,與青年交流。
昨日是五四青年節(jié),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到訪西九文化區(qū),出席“同為香港開新篇 青年創(chuàng)未來”活動,與約80名青年人見面,包括社區(qū)服務者、少數族裔、學生、運動員以及創(chuàng)業(yè)人士等,借此了解青年對于社會的想法和抱負理想。其間李家超與青年分享了自己的逐夢經歷,并強調若成功當選,會幫助青年在就業(yè)、創(chuàng)業(yè)、創(chuàng)造理想等方面創(chuàng)造多元發(fā)展機會,增加青年上流機會。
李家超政綱多處著墨青年發(fā)展。他在活動上表示,青年的發(fā)展需要社會提供好的環(huán)境土壤,其政綱指出要制定青年發(fā)展藍圖,讓青年人實現多元發(fā)展。“如果我成功當選,會想如何在就業(yè)、創(chuàng)業(yè)等方面幫到大家,也會爭取多些機會和不同背景人士交流學習。”
“創(chuàng)造目標,挑戰(zhàn)自我”
李家超強調,香港要做好三方面,在本地方面要想到如何用好機遇發(fā)展,追上夢想;要與國際接軌;要融入國家發(fā)展大局。“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同經歷和夢想,每個階段可能再創(chuàng)一個高峰。”李家超也與現場青年分享自己的逐夢經歷。他說,“40年前,我只是一個官員,我不斷經歷(一些事情),我現在參加行政長官選舉。每個人的經歷和夢想,在不同的階段都可以再上一個新階段。目標是自己創(chuàng)造的,目標也不是固定的,要挑戰(zhàn)自己,勇于創(chuàng)新。”
會后見記者時,李家超表示,很開心聽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進展順利。他在政綱中提到發(fā)展香港成為文化之都,強調文化之都建設符合香港文化發(fā)展軌跡,希望將來更多文化藝術表演在香港舉行。
“千人計劃”凝聚共識
被問到跨代貧窮問題,李家超表示,影響跨代貧窮的元素很多,解決問題要多元,最直接的方法是要有一個開始。他希望通過“千人計劃”在社會凝聚共識,每年檢討成果,推進計劃,營造社會一起解決問題的精神。
對于曾經犯事而付出代價的年輕人,李家超認為,應該給他們機會。但他強調,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守法,要和而不同,用和平理性的方法解決問題,希望大家共建利于社會發(fā)展的氛圍。
對于若當選后的人事安排和政府架構重組,李家超重申,組班以才能和經驗為優(yōu)先考慮,同時考慮個人投入政府服務市民的熱誠;他感謝現屆政府積極配合推進政府架構重組,但細節(jié)要留待選舉之后商談。
周五造勢大會 料千五人出席
行政長官選舉周日舉行,候選人李家超的競選辦主任譚耀宗昨日透露,已邀請所有選委、競選辦主席團及顧問團成員,參加本周五舉辦的選舉壓軸造勢活動,預計約有1500人出席。
譚耀宗表示,李家超連日來與不同團體會面,舉辦多場網上交流會,大家建言獻策,希望助力政府改善施政。他相信,李家超當選后將交出計劃報告、績效報告等,亦相信管治班子由有能力、有擔當、急市民所急的賢能組成,不會讓繁瑣程序阻礙改革。
7000警力確保投票日安全
5月8日舉行的行政長官選舉,主投票站設于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二期一樓,投票時段為當日上午9時至11時30分。有消息指出,警方屆時將部署6000至7000警力,亦會派出反恐特勤隊、鐵路應變部隊、機場特警組等在灣仔一帶、敏感建筑物、交通樞紐及港鐵站等地方作高姿態(tài)巡邏,確保投票及點票活動安全有序進行。
民調:逾七成市民認同李家超政綱
香港研究協會昨日公布最新民調結果,七成二市民認同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的競選政綱,六成七市民支持李家超出任下屆特首。香港研究協會負責人期盼李家超把握機會,積極與市民、選委及各界人士溝通,闡述自己的施政理念及政綱,亦要細心聆聽市民及各行各業(yè)的意見,回應社會訴求,爭取更廣泛支持。
香港研究協會4月29日至5月3日期間,對1045名年滿18歲的市民進行電話訪問,七成二受訪者明確表示認同李家超提出的整體政綱。其中,“公屋提前上樓計劃”的反應最為正面,認同比例高達七成四,緊隨其后的依次為“為政府指定工作定下目標并訂立關鍵績效指標”(71%)、“設立北部都會區(qū)發(fā)展統(tǒng)籌部門”(70%)及“提出解決跨代貧窮試驗計劃”(70%)。
促優(yōu)先處理“土地及房屋”
香港研究協會羅列十項“行政長官需具備的標準”,受訪者對全部標準的評價淨值均呈正值,其中,“得到中央信任”(淨值正42%)、“愛國愛港”(淨值正39%)及“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(fā)展大局”(淨值正35%)三項的評價最為正面,此三個分項皆有逾六成受訪者給予“非常高”及“比較高”的評價。
三成受訪者認為,下一任行政長官要優(yōu)先處理“土地及房屋”問題,此外,“社會和諧”、“政府管治”、“扶貧安老助弱”、“疫情防控”、“經濟轉型”、“教育”等議題亦亟待處理。
相關熱詞搜索:
上一篇:林鄭:5月19日放寬第二階段社交距離措施
下一篇:最后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