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級軍士晉升軍銜儀式現場,換上三級軍士長軍銜那一刻,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某團技師凌敏難掩激動。
3年前,經過層層選拔,凌敏成為一名后備高級軍士。雖然軍銜未變,他卻感覺肩上的使命更重了。
3年來,作為一名機務兵,凌敏守望著戰(zhàn)鷹穿云翱翔,將自己的夢想一道放飛在那片無垠天空。許多個傍晚,凝望戰(zhàn)鷹緩緩降落在停機坪,他都會默默記錄下這一天飛行任務中的得與失,盡力加快自己能力生成的速度。
追蹤凌敏的成長軌跡,這段“后備”時光,如同一次軍旅生涯的淬火進階,讓他在任務的考驗中不斷確認前進方向、錘煉實戰(zhàn)本領。凌敏也因此完成了從后備高級軍士向高級軍士的跨越。
“后備,是為了更好地儲備戰(zhàn)斗力。”為加強高級軍士選拔工作,自2016年起,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全面推開后備高級軍士選拔措施,著力將對黨忠誠、專業(yè)過硬的軍士人才納入高級軍士預備群體,進行重點培養(yǎng)。
站上后備高級軍士這一新起點,從眾多骨干中挑選出的軍士“精英”,在一次次淬火加鋼中跨過“能力瓶頸”,走上高級軍士崗位。“凌敏”們加速成長的故事,正是后備高級軍士選拔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舉推行落地的生動注腳。
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下屬單位根據各自職能使命,開始探索適合自身專業(yè)需求的實踐路徑——如何選拔好、培育好、運用好后備高級軍士。
翻開厚厚的人才檔案,透視海軍部隊邁向深藍的步伐,一支敢打仗、能打仗、善打仗的后備高級軍士隊伍,正在加速崛起。
今天,讓我們走近這群后備高級軍士,從他們的成才之路中感悟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人才梯隊建設的新模式。
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某支隊軍士對裝備進行學習研討。溫子東 攝
把機會留給更合適的人,把淬煉的火集中到更好的鋼上
2023年,某潛艇支隊技師張彥軍和另一名中級軍士,同時申請成為某崗位的后備高級軍士。
兩個人選,一個名額,誰能入選?官兵們對此分外關注。
有人認為,張彥軍雖然能力實績突出,但年紀較輕,以后還有很多機會,單位應該會“照顧”另一名快到最低服役年限的軍士。
很快,一場專門為兩名候選者組織的考核展開。作為專業(yè)領域的“行家里手”,兩人都順利完成基本技能考核的相關測試。特情處置環(huán)節(jié),考核組隨機設置的一系列情況,給兩位技師提出了嚴峻考驗。
屏幕上,操縱系統時明時暗,陷入“故障”。張彥軍心里明白,操縱系統如同潛艇的眼睛,如果不能快速找準癥結并排除故障,就會影響潛艇航行。思考的同時,他迅速拿起工具開始搶修。
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張彥軍側著身子擠在設備與艙壁間,認真檢查著外部接線與內部元件的每個角落。最終,他發(fā)現電源系統中有一處板件異常。經過更換調試,張彥軍順利排除故障、通過考核,而且用時比另一名軍士快了不少。選拔結果公示,他成功入選為后備高級軍士。
在該支隊領導看來,另一名軍士的“落榜”固然可惜,卻并不遺憾。
“我們要選的是更適應實戰(zhàn)需求的后備高級軍士,不論年齡資歷,只看能力作為。”那場確定入選名單的黨委常委會上,所有人一致認為:張彥軍雖然年輕,但軍事素質過硬、任務經歷豐富,應該被確定為后備高級軍士人選。
“這種以素質立身、憑實績進步的選拔方式,讓‘老黃牛’‘千里馬’都心服口服。”據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機關某處領導介紹,近年來,高級軍士隊伍選拔培養(yǎng)呈現出穩(wěn)步提升態(tài)勢。納入后備隊伍前置培養(yǎng)的中級軍士,其中96%在班長以上重要崗位經歷鍛煉,相當比例的軍士成功從后備隊伍“轉正”,成為高級軍士群體的一員。
通過開展“打破艦連建制”的跨單位橫向選拔、“打破論資排輩陳規(guī)”的跨兵齡縱向選拔,他們用一連串動態(tài)管理、擇優(yōu)汰劣的務實之舉,讓這支“人才預備隊”持續(xù)迸發(fā)活力。
回想起自己兩次入選后備高級軍士的歷程,某團技師姜雷感慨萬千。
3年前,姜雷被選拔為后備高級軍士。經過層層篩選,站在公示名單的櫥窗前,這名入伍16年的軍士信心滿滿,產生了一種可以順利“到站上車”的錯覺。從那時起,姜雷就有些放松對自己的要求,開始在日常的專業(yè)學習中應付了事。
成為后備高級軍士第一年,姜雷一直停留在這種“歇歇腳”的狀態(tài)中。他自信憑借多年的專業(yè)基礎,應對后備高級軍士的過程性考核不在話下。可令姜雷沒想到的是,當年幾次考核,一系列刁鉆的難題、平時難得一見的特情接踵而至。由于疏于學習,面對很多新情況,他都不知所措。
盡管姜雷勉強通過了考核,但后備高級軍士選拔實施辦法明確規(guī)定,“考評結果等次未達到優(yōu)秀應當調整退出后備高級軍士名單”,他還是沒能如愿晉升。
這場失利后,姜雷痛定思痛,沉下心來再出發(fā)。那年,該團新裝備保障遇到難題,他潛心鉆研,將研究成果整理成一系列專業(yè)教材與操作規(guī)范。與此同時,姜雷撰寫了多篇論文,總結裝備保障的寶貴經驗。憑借這些努力,去年他成功“殺”回了后備高級軍士隊伍。
近幾年,每年都有不少人被淘汰。淘汰,是為了把機會留給更合適的人,把淬煉的火集中到更好的鋼上。
“落實好培養(yǎng)鍛煉、定期調整、有進有出的后備高級軍士工作模式,既是方向,也是機制。”據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機關某處領導介紹,入選的后備高級軍士會被安排參加學歷升級、廠家培訓,優(yōu)先執(zhí)行重大戰(zhàn)備和演訓任務。
“成為后備高級軍士,不是住進保險箱,而是進了孵化器。能從內部打破蛋殼出來的,才是我們需要的雄鷹。”這名領導告訴記者。
路線圖千千萬,共同方向是培養(yǎng)一名能力可靠的軍士人才
確定入選后備高級軍士的那晚,某軍械保障大隊技師常鳳強徹夜難眠。
邁過這道門檻,常鳳強前所未有地意識到,自己的能力素質必須向高級軍士看齊:不僅要精通本專業(yè),還要進一步掌握新的拓展專業(yè)。對他而言,這是一次“戰(zhàn)斗力再生成、能力再儲備”的必經之路,也意味著他必須重整行裝再出發(fā)。
從本專業(yè)的“熟練工”,到拓展專業(yè)的初學者,能力生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。第一次在拓展專業(yè)戰(zhàn)位協助裝配電池,盡管學了不少理論,但在實操環(huán)節(jié),常鳳強裝的電解液不是多到溢出,就是少到無法發(fā)揮作用。
“有失誤是意料中的事,我也是借實踐的機會看看自己差多少。”為了盡快“畢業(yè)”進入角色,他對拓展專業(yè)的燃料加注、性能檢測、元器件調試等操作反復琢磨研究,向有經驗的戰(zhàn)友請教。僅僅3個月,他就掌握了該專業(yè)的各項基本技能。
如今,常鳳強已經順利通過兩個專業(yè)的理論及實操考核,能力素質向“多崗兼通”轉變。
某次訓練中,該拓展專業(yè)保障壓力較大,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大批電池注液,否則可能影響交付時間。在完成本專業(yè)保障后,常鳳強立刻來到操作間,和另一名后備高級軍士協助注液。在官兵們的共同努力下,任務最終按時完成。
如果說常鳳強的能力跨越是一幅“一專多能”的路線圖,其他后備高級軍士同樣擁有自己的“定制路線”。在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下發(fā)的文件中,記者看到這樣一句話:“各單位應根據后備高級軍士素質狀況,科學制定培養(yǎng)計劃。”為此,根據每名軍士的專業(yè)特長和個人意愿,各個部隊量體裁衣,為他們設計出“能力升級”“短板補缺”等不同路線圖。
“路線圖千千萬,共同方向是培養(yǎng)一名能力可靠的軍士人才。”在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機關某處領導看來,選拔時參考的一張張成績單并不是“完成時”,這些豐富多樣的路線圖才是人才培養(yǎng)的“進行時”。
某驅逐艦支隊領導告訴記者,他們不僅給后備高級軍士設計了專屬路線圖,還會定期檢查其階段性目標的達成情況,及時為其調整成長規(guī)劃。
引路更要搭臺,扶上馬更要送一程。航空兵某師積極搭建平臺,讓官兵唱主角、挑重擔,后備高級軍士楊浩就是這一機制的受益者。
前兩年經歷調整后,楊浩保障的機型發(fā)生改變,這對他的能力素質提出了全新要求。面對迥異的武器裝備和從未接觸過的系統,他曾經熟練的專業(yè)技能突然不管用了。
“升級技能、優(yōu)化能力,要讓像楊浩一樣面臨新挑戰(zhàn)的軍士,完成能力從‘有’到‘優(yōu)’的跨越。”為此,楊浩所在單位專門為他制訂了一套業(yè)務帶教計劃——讓經驗豐富的機務骨干手把手幫帶、面對面解惑;讓他參加外場多輪次保障、不同機組輪訓;借助駐艦保障、戰(zhàn)巡、實彈射擊等各類任務加速他的能力生成。
沿著單位定的“大框架”,楊浩也給自己設了許多階段目標。面對新崗位、新機型、新要求,他像一棵急著汲取養(yǎng)分的樹苗般,把空閑時間都拿來啃理論書、泡修理間、請教戰(zhàn)友……
有人語帶調侃地勸楊浩:“憑你的‘老本’,完全可以放緩腳步,調整一下節(jié)奏。”他卻笑著說:“等不起。不是我等不起,是戰(zhàn)機凌空等不起我慢慢長。”
廈門艦后備高級軍士魏繼盛,同樣能體會到這種緊迫感。
魏繼盛所從事的專業(yè)原理復雜、技術尖端,是保證魚雷在幽暗深海中直擊目標的關鍵一環(huán)。剛到艦上那天,雖然早有準備,但面對新裝備,他心里還是打起了鼓。
直到魏繼盛收到單位為自己制訂的路線圖,里面為他詳盡規(guī)劃了新崗位的能力生成路徑。他內心的緊張和顧慮頓時散去,奮斗的干勁奔涌而出。白天跟著工人了解裝備操作流程,午休時對照教材和圖紙學習理論原理,晚上向班里的大學生士兵請教電子知識……不到一年,魏繼盛就摸透了新裝備的“脾氣”,還針對裝備軟件存在的漏洞提出建設性意見。幾年下來,他成為專業(yè)知名的“兵專家”,連續(xù)兩次被單位評為“首席軍士”。
蓄力,是為了跳得更遠;突破,是為了更好地抵達目標。
據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機關某處領導介紹,近年來,在一張張路線圖的引導下,后備高級軍士群體加速成長,在崗位上發(fā)光發(fā)熱。他們的業(yè)務經驗與研究成果,為部隊破解訓練難題、突破戰(zhàn)法“瓶頸”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軍艦破浪前行。溫子東 攝
要敢于擔起職責重擔,在大風大浪中檢驗自己
后備高級軍士孫明仍然記得一次任務,潛艇剛出海就遇上強對流天氣,狂風裹挾著巨浪砸向艦橋,海水甚至從升降口倒灌進指揮艙。
艱難穿過風暴區(qū)后,孫明拿著手電筒巡查時突然發(fā)現反光——原來是艙底出現了海水積液。經過排查,他和戰(zhàn)友判斷,這一情況可能是某海水管路密封不嚴引起的,以防造成嚴重后果,必須盡快處置。
有人建議,為了保險起見,還是將正在休更的老技師喊起來處理。孫明卻堅持自己上:“‘備’了這么久,不是為了次次都往后靠。”他心中有數,艙底的管路系統圖早已背得滾瓜爛熟,只要一段段排查,就沒有解決不了的故障。
由于空間狹小,孫明只能踩著空隙、窩在艙底展開排查。確認故障點、進行堵漏、檢查水密性……一系列操作下來,他順利排除故障。最后,因為長時間僵在一處,腿腳發(fā)麻動不了,他是被戰(zhàn)友們從管路縫隙間拖著出來的。
每次遇到特情,孫明都勇挑重擔、絕不“靠后”。憑著過硬的專業(yè)技術,他一次次成功處置故障,確保了任務完成。
孫明身上總是帶著一個厚厚的筆記本,里面都是他在“后備”時期積累的經驗教訓。有人問他:“天天帶著不重嗎?”他的回答是,“本子不重,重的是里面的內容和責任”。
“能挑重擔是能力,敢挑重擔是態(tài)度。只有‘能’和‘敢’同時在線,才稱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后備高級軍士。”對孫明而言,一次次奔赴遠海大洋執(zhí)行任務,除了收獲經驗與本領,更重要的是培養(yǎng)了他獨當一面的自信心。
人才自古要養(yǎng)成,放使干霄戰(zhàn)風雨。“后備高級軍士要敢于擔起職責重擔,在大風大浪中檢驗自己。”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機關某處干事說。
提前進入角色,是后備高級軍士淬火加鋼、邁入高級軍士隊伍的最后階段。只有讓他們提前承擔職責,在關鍵時刻證明能力,才能幫助他們跨過“后備”門檻,真正成長為一名高級軍士。為此,各部隊充分利用演訓任務等機會,鍛煉、檢驗、精純骨干隊伍。
前不久,一場實戰(zhàn)化訓練展開,保障部隊率先“登場”,隨后水下潛艇部隊、水面艦艇部隊、水上航空部隊按計劃實施行動。
聲吶兵緊盯對手動向,雷達兵偵捕來襲目標,主炮控制室隨時準備開火,戰(zhàn)機操控席實時監(jiān)控海天,保障基地全程待命搶修……后備高級軍士奔忙的身影,成為這場訓練中堅強有力的保障。
“除了要當戰(zhàn)斗一線的‘刀尖子’,后備高級軍士也要成為‘扛旗帶隊’的大師傅。”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機關某處領導表示,后備高級軍士不僅要在日常實踐中起到帶頭作用,還要通過示范示教、研討交流、難題會診等方式,對年輕戰(zhàn)士進行結對幫帶,促進部隊整體能力提升。
那次任務,艦艇主機突發(fā)故障,正在休更的后備高級軍士鄭海濱從睡夢中驚醒,迅速趕到現場。通過檢測幾個部位,他很快就弄清問題所在,成功修復裝備。隨后,鄭海濱又帶領年輕官兵對修理思路進行復盤,幫助他們積累經驗。
幾天后的一次訓練,鄭海濱把這次排除故障的經歷變成考題,讓年輕骨干自行分組處置。很快,兩個小組就組建完成,其中一組對照裝備和管路圖紙進行摸排,另一組則重點解析如何排除更多故障因素,縮小排查范圍。
“敢不敢放手,也是對我的考驗——只有平時帶教到了位,現在才有足夠的底氣讓他們自己解決。”在鄭海濱的努力下,一冊冊裝備使用維護教案出爐,幫助戰(zhàn)友們答疑解難;他帶教的士兵中有8人在支隊比武中取得名次。鄭海濱的經歷也證明,把帶隊重擔交給后備高級軍士,能進一步實現人才建設的“多贏”。
“要在風雨歷練中辨識人才、錘煉隊伍、建設方陣、塑成體系。”東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機關某處領導表示,要想讓后備高級軍士數量質量“雙豐收”,既需要軍士自身積極實踐、主動作為,也要從政策和組織層面針對培養(yǎng)、精準發(fā)力,把備戰(zhàn)打仗需要的人才選出來、用起來。
機關樓內,該處一名干事一邊整理著近期訓練中各級軍士的數據材料,一邊告訴記者:“他們日常各項任務的現實表現都會定期匯集到這里,成為后續(xù)選拔、培養(yǎng)、任用人才的重要參考。”(汪新穎 陳澤生 許宸 向黎鳴)
相關熱詞搜索:
上一篇:北約開展空戰(zhàn)格斗演習
下一篇:最后一頁